导入数据...
 
 
  [信息库] >> 统战知识 >> 正文
 
 
 
 
 
 
【“五一口号”?记忆(11)】民主党派力量重新集结
[成都大学党委统战部]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9日
  查看:
  来源:
导读

当中国面临向何处去,存在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时,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走到一起,一道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争民主、反独裁奔走呼号、殚精竭虑,甚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各民主党派要求以党派政治会议和联合政府解决国内民主问题,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中也有一些人仍然存在着某种幻想,试图在国共两党之外走所谓的“中间路线”。在国民党一贯坚持的内战、独裁、卖国的反动方针面前,在其加紧对民主党派迫害的严酷事实面前,由于民主党派进步力量的努力和斗争,由于共产党的帮助,使一些人逐步认识到在人民与反人民、民主与反民主的斗争中“绝对没有中立的余地”。他们在与国民党作斗争的过程中历史性地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由受到共产党的影响朝着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历史的新画卷由此展开。

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民主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反对国民党专制,要求实现民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逐渐成为各阶层有识之士的共识。“不管国民党或任何其他党派、集团和个人如何设想,愿意或不愿意,自觉或不自觉,中国只能走这条路。这是一个历史法则,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任何力量,都是扭转不过来的。”形势的发展促使一批民主人士认识到应该组织起来,形成集体的力量,为争取和平民主和维护切身利益而斗争。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一批新的政党组织先后宣告成立,完成了当时中国除国共两党之外政治势力的整合。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在抗战后期开始酝酿,抗战胜利后具体筹备建立。民建主要由两部分人酝酿发起,一部分是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以职教社为骨干的与工商界有密切联系的文化教育界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另一部分是以胡厥文为代表的迁川工厂联合会的成员及与他们有联系的民族工商业者。

1945年12月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白象街西南实业大厦公开举行成立大会,与会者有93人,大会公推黄炎培、胡厥文、黄墨涵三人组成大会主席团。《大公报》《新华日报》对民建的成立作了详细报道。民建的建立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表明民族工商界的民主人士已经组织起来,并举起了“民主建国”的旗帜。

民建成立大会通过了《民主建国会政纲》《成立宣言》《民主建国会章程》《民主建国会组织原则》等文件,全面地阐述了民建的政治主张。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成立之初是以文化教育及出版界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工商界的爱国民主人士为主要成分的政治组织。主要由两部分人发起成立,一部分是马叙伦所联系的文化、教育、出版界的爱国民主人士;另一部分是王绍鏊所联系的上海文教及工商界的爱国民主人士。

1945年12月30日,民进在上海爱麦虞限路(今绍兴路)中国科学社举行第一次会员大会,即民进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有马叙伦、王绍鏊、林汉达、周建人、徐伯昕、赵朴初、梅达君、严景耀、雷洁琼等,马叙伦担任会议主席。马叙伦向大会报告了民进会发起的原因及经过,他说:“纵览目前国是,非促进民主不足以建永固之国基,经各方交换意见后,认为有组织团体以谋群策群力之必要。取名为民主促进会是要发扬民主精神以促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1946年1月2日,民进举行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马叙伦、严景耀等11人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通过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对时局的宣言》,全面阐述了民进的政治主张。

九三学社是由抗战后期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发展而来。1946年1月9日正式成立九三学社筹备会,同年4月完成筹备工作。

5月4日,九三学社成立大会在重庆青年大厦举行。到会的有褚辅成、许德珩、梁希、税西恒、黄国璋等50余人。大会公推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组成主席团,选举潘菽、张雪岩、褚辅成、许德珩、税西恒等为理事,通过了九三学社社章、成立宣言、基本主张、时局主张,全面提出了九三学社的政治主张。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是国民党民主派组织和人士的政治联合体。

国民党民主派组织曾经历了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宋庆龄领导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李济深等领导的生产人民党及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等发展变化。在抗战后期,国民党民主派相继建立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民联)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民促),与此同时,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和开始酝酿国民党民主派的组织联合。1947年11月和12月,国民党民主派组织及人士在香港连续召开两次国民党民主派联合大会,完成了筹备工作。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坚尼地道52号正式召开成立大会,出席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的全体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由李济深主持。大会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通过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行动纲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宣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告本党同志书》等文件,系统地阐明了民革的政治主张。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是由台湾籍爱国民主人士组成的政治组织。

以“二二八”事件为契机的台湾爱国民主运动为台盟的建立准备了政治和组织条件。“二二八”起义失败后,谢雪红、杨克煌、苏新等人汇聚香港,总结了起义的经验。大家认为,为继续坚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斗争,必须组织一个能团结台湾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的政治团体,以正确的政治主张动员和组织人民共同斗争。为此,经过充分酝酿,他们于1947年8月正式开始筹备建立台盟。

1947年11月12日,谢雪红、杨克煌、苏新等在香港召开台盟第一次会员代表会议,台盟正式宣告成立。会议推选谢雪红、杨克煌、苏新为台盟负责人,讨论通过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纲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规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筹备会时局口号》等文件,提出了反对蒋介石独裁、内战、卖国方针,反对美国侵略台湾,实现台湾民主政治及地方自治的政治主张。

实际上,这一时期成立的政党组织不止以上这些。比如,1945年10月,由谭平山、王昆仑、朱蕴山等人发起在重庆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要求结束国民党专制,建立民主联合政府。1946年4月,李济深、何香凝、蔡廷锴等人发起,在广州秘密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6月在香港正式对外公布),声明忠诚于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以“民有、民治、民享”为最高准则,反对蒋介石内战和独裁,主张建立联合政府。此外,1947年2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召开第四次全国干部会议,决定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再加上抗战胜利之前已成立的民盟、中国致公党(由华侨社团美洲致公堂发起,于1925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等,使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政党史上的重要时期,民主党派成长为国共之外另一个影响中国发展走向的重要力量。

(选自《让历史告诉未来》,主编:朱维群)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统战部网站管理员